2025年8月15日加密市場快報:比特幣回調壓力加劇,監管與市場動能成焦點

8月15日比特幣新聞

比特幣創高後迅速回跌,短期壓力與宏觀風險交錯

比特幣在8月14日刷新歷史高點至124,000美元後,於隔日迅速回落至117,000美元區間,市場出現明顯調整。此波回跌與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高於預期有關,導致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的預期降溫。財政部長Bessent針對國家比特幣儲備政策的反覆立場,也加劇了市場不確定性。根據CME數據,期貨市場的價格缺口在117,600美元已被填補,此一技術層面亦促使部分交易者了結多單。

分析師指出,儘管價格出現回調,但與年初相比,每次創高後的跌幅逐漸收窄,反映市場的基本結構正在穩定。市場目前關注即將到來的零售銷售數據與比特幣期權到期情況,預期若價格能維持在120,000美元附近,將有機會再次挑戰高點。不過,若通膨壓力持續上升,風險資產或將面臨進一步拋售壓力。

聯準會正式解散加密監管專責小組,監督權限回歸常規部門

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於8月15日宣布,正式終止於2023年成立的「創新活動監督計畫」(Novel Activities Supervision Program),該計畫原先旨在針對銀行與加密資產相關業務進行額外監督。聲明指出,經過兩年運作,聯準會已建立對加密相關風險的充分理解,因此未來將透過既有監管程序進行監督。

此舉被視為延續特朗普政府對加密產業的友善政策,自其第二任期以來,聯準會與其他監管機構如OCC與FDIC同步,逐步撤回針對銀行接觸加密業務的限制性指引。該政策方向亦被加密業界與共和黨議員形容為對「Chokepoint 2.0」的糾正。儘管聯準會仍強調其獨立性,但此舉顯示美國監管機構整體對數位資產態度正朝向更加開放的方向轉變。

比特幣與MSTR風險調整後報酬領先,波動率回落顯示市場成熟

根據Strategy平台8月15日發布的數據,比特幣目前的夏普比率為2.15,顯示其風險調整後的投資報酬在主要資產中名列前茅。Strategy(MSTR)則緊隨其後,夏普比率為2.00,反映其作為比特幣敞口的企業代表之一,表現亦極為出色。相比之下,多數大型科技股的夏普比率僅約為1.0。

此外,比特幣的隱含波動率已下滑至37%,為近兩年低點,顯示市場對其短期價格變動的預期趨於穩定。分析師指出,波動性下降是一種資產成熟的跡象,且目前已有三成標普500成分股的波動率高於比特幣。MSTR的隱含波動則為56%,雖仍高於比特幣,但已明顯低於去年高峰的140%。這些數據顯示,雖短期面臨宏觀壓力,但比特幣在長期風險調整後的吸引力仍具競爭力。

比特幣長倉慘遭清算,槓桿交易資金流出近百億美元

隨著比特幣與以太幣價格從歷史高點急跌,過去24小時槓桿市場出現大規模清算,總額超過10億美元,其中多單佔比高達86%。單比特幣即有超過1.77億美元多單遭到清算,主要集中於Bybit與Binance兩大交易所。最大一筆清算為OKX上的ETH-USDT永續合約,金額達625萬美元。

此次清算潮源自美國PPI數據意外上升,強化市場對通膨頑固的擔憂,並削弱了對聯準會9月降息的預期。大量槓桿資金在價格急跌中被迫平倉,加劇了市場的拋壓效應。專家指出,儘管大幅清算造成短期波動,但也可能為後續反彈創造更健康的市場結構,尤其在槓桿過剩資金出清後,為多頭重新進場提供空間。


延伸閱讀